3. 埋设注浆孔
①灌浆孔的设计和布孔
灌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
1)灌浆孔的设计: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空隙相交,并算在漏水量处。
2)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到处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隙小则孔距小。
②打孔
可视施工条件采用手工和机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机械打孔并用。
③.埋设灌浆嘴
在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裂缝贯穿处埋设灌浆孔。埋设距离:短缝为300~500mm;长缝为500~800mm。埋设时,先在注浆嘴的底部抹一层厚约2mm的结构胶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位置上。
4. 封缝
用结构胶封缝,沿裂缝(在裂缝两侧30~50mm)抹一层厚约1~2mm的结构胶。抹胶时应防止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5. 密封检查
裂缝封闭后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封效果。试漏需待结构胶有一定强度后进行。
6. 配置浆液
现场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制方法配制灌浆料。浆液一次配制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进行进浆速度来确定。
3. 灌浆孔的设计和布孔
灌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
(1)灌浆孔的设计: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空隙相交,并选在漏水量处。
(2)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需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隙小则孔距小。
4. 打孔可视施工条件
采用手工和机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机械打孔并用。
5. 检查灌浆设备和管路运转情况
检查固结浆嘴的强度,疏通裂缝,进一步设定好灌浆参数(如凝胶时间、灌浆压力和配浆量等)。
6. 灌 浆
灌浆是整个化学灌浆的中心环节,须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前有组织的进行分工,固定岗位,尤其需要有专职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
(1)灌浆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在灌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情况下,方可灌浆。
(2)对于垂直缝一般自下而上灌浆,水平缝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头向中间灌浆;对集中漏水应先对漏水量的孔洞进行灌浆。
7. 结束灌浆
在压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继续灌1-2分钟既可结束灌浆,拆卸管路准备清洗。
4.防水实验一定要做。
在卫生间施工完毕后,将卫生间的所有下水堵住,并在门口砌一道25厘米高的“坎”,然后在卫生间中灌入20厘米高的水。
总之,要想防水做得**,那么一定要按要求进行防水施工,千万不能马虎。
防水工程的重要性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已经了解了,然而,一些朋友在做完防水施工后却有些头疼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有的朋友不了解防水验收的做法,甚至有的朋友直接忽视了验收这一步骤,这是不行的。如果我们的防水工程不经过验收,那么就无法判断防水质量。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些防水验收的知识。
一、防水验收注意事项有哪些
1、防水前的墙面处理: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不得凸凹不平、松动、空鼓、起砂、开裂等缺陷。
2、提前与工长及瓦工师傅交待一定要做闭水试验,尤其是厨房。
3、防水高度:一般要求淋浴区,高180cm以上,非淋浴区30cm以上。
4、一定提前与工长及瓦工师傅交待闭水试验前,必须提前通知我们业主。
5、大家在开始做闭水试验时,2刻钟后到楼下邻居家看一下。
原因是怕真的闭水有问题,有漏的话不至于给邻居带来较大的损失。
二、防水验收标准?
1、防水施工宜用于涂膜防水材料。
2、防水水泥砂浆找平层与基础结合密实,无空鼓,表面平整光洁、无裂缝、起砂,阴阳角做成圆弧形。
3、防水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4、使用施工接茬应顺流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使用两层以上玻纤布上下搭接时应错开幅宽的二分之一。
5、涂膜防水层涂刷均匀,厚度满足产品技术规定的要求,一般厚度不少于1.5mm。
6、基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空鼓、起砂、开裂等缺陷。基层含水率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施工要求。
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250mm。
浴室墙面的防水层的高度不得低于1800mm。
以上就是防水验收的相关知识,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各位朋友做防水验收提供帮助。
8. 封 孔
经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卸下灌浆头,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将孔补平抹光。
9. 注意事项
(1)输浆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装拆方便。
(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3)灌浆时,操作泵的人员应时刻注意浆液的灌入量,同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一般压力突然升高可能由于浆液凝固、管路堵塞或由于浆液逐渐充填沉降缝,此时立即停止灌浆。压力稳定上升,但仍在一定压力之内,此时是正常的。
有时出现压力下降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孔隙被冲开,浆液大量进入沉降缝深部所致,此时可持续灌浆。随着大量浆液进入缝隙,压力会逐渐上升并稳定。
压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封缝或管道接头漏浆造成的,需及时停止灌浆,进行处理。有时由于泵压力增大,将浆液压入沉降缝深处,使大量浆液流失,这时可调节浆液固结时间,使之缩短凝结时间或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来减少浆液损失。
(4)灌浆所用的设备、管路和料桶必须分别标明。
(5)灌浆前应准备水泥、水玻璃等快速堵漏材料,以便及时处理漏浆跑浆情况。
(6)每次灌浆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所有设备和管道,灌浆结束后应用1:2水泥砂浆封闭灌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