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间防水流程
1. 刷遍防水涂料。
施工前确保工地干净、干燥,防水涂料要涂满,无遗漏,与基层结合牢固,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现象。涂刷高度一致,厚度要达到产品规定要求。
2. 刷*二遍防水涂料。
注意、*二遍防水涂料间需要有一定时间间隔,待遍涂料干透后才能进行*二遍,具体时间视涂料而定。间隔时间太短,防水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3. 铺保护层。
为防止之后的施工破坏防水层,需在防水涂料表面铺上保护层。保护层要完全覆盖防水层,无遗漏,与基层结合牢固,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现象
4. 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时,地面点的水不能低于2厘米,保存至少24小时,观察无渗漏现象后方算合格。如有渗漏,需重做,且莫不能疏忽大意。
二、卫生间防水细节做法
1. 接缝处要涂刷到位。
卫生间墙地面之间的接缝以及上下水管道与地面的接缝处,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2. 保持下水管道通畅。
卫生间中所有的下水管道,包括地漏、卫生洁具的下水管等,都要保持通畅。
3. 确保卫生间的地面较为平稳。
如果需要更换卫生间的地砖,在将原有地砖凿去之后,一定要先用水泥砂浆将地面找平,然后再做防水处理。这样可以避免防水涂料因薄厚不均而造成渗漏。
一、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
1.本项目的建设地点:大冶市金融中心斜对面,工程规模:地下室面积约8000平方米;
2.《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3.《防水工程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4.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以及本公司多年的防水堵漏经验。
二、材料选用
采用高压灌浆堵水处理办法,采用油性发泡聚氨酯。油性聚氨酯快速堵漏胶与水反应,由于水参与了反应,浆液不会被水稀释冲走。浆液在压力作用下,灌入混凝土缝隙或孔洞,同时向缝隙周围渗透,继续渗入混凝土缝隙,终形成网状结构,形成密度小,含水的弹性体,有良好的适应变型能力,止水性好。
三、灌浆具体操作方案
.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确定防水堵漏方案→裂缝表面处理→埋设灌浆孔→封缝→密封检查→配置浆液→灌浆→检查并封口结束
1.确定防水堵漏方案
堵漏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摸清现场施工情况,分析渗水原因,查清漏水部位、裂缝、裂纹或穿孔的长度、宽度、深度和贯穿情况等。
2.裂缝表面处理
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得污物,然后用毛刷蘸酒精、丙酮等**溶剂,把裂缝两侧30~5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3. 埋设注浆孔
①灌浆孔的设计和布孔
灌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
1)灌浆孔的设计: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空隙相交,并算在漏水量处。
2)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到处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隙小则孔距小。
②打孔
可视施工条件采用手工和机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机械打孔并用。
③.埋设灌浆嘴
在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裂缝贯穿处埋设灌浆孔。埋设距离:短缝为300~500mm;长缝为500~800mm。埋设时,先在注浆嘴的底部抹一层厚约2mm的结构胶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位置上。
4. 封缝
用结构胶封缝,沿裂缝(在裂缝两侧30~50mm)抹一层厚约1~2mm的结构胶。抹胶时应防止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5. 密封检查
裂缝封闭后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封效果。试漏需待结构胶有一定强度后进行。
6. 配置浆液
现场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制方法配制灌浆料。浆液一次配制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进行进浆速度来确定。
一般压力突然升高可能是浆液凝固、管路堵塞或由于浆液逐渐填充缝隙,此时立即停止灌浆。压力稳定上升,但仍在一定压力之内,此时是正常的。
有时出现压力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孔隙被冲开,浆液大量进入缝隙深部所致,此时可持续灌浆。
随着大量浆液进入缝隙,压力会逐渐上升并稳定。压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封缝货管路接头漏浆造成,需及时停止灌浆,进行处理。
有时由于泵压力增大,将浆液压入缝隙深处,使大量浆液流失,这时可调节浆液固结时间,使之缩短凝结时间或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来减少浆液损失。
4)灌浆所用的设备、管路和料桶必须分别标明。
5)灌浆前应准备水泥、水玻璃等快速堵漏材料,以便及时处理漏浆跑浆的情况。
6)每次灌浆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所有设备和管道,灌浆结束后应采用1:2水泥砂浆封闭灌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