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防水实验一定要做。
在卫生间施工完毕后,将卫生间的所有下水堵住,并在门口砌一道25厘米高的“坎”,然后在卫生间中灌入20厘米高的水。
总之,要想防水做得**,那么一定要按要求进行防水施工,千万不能马虎。
防水工程的重要性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已经了解了,然而,一些朋友在做完防水施工后却有些头疼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有的朋友不了解防水验收的做法,甚至有的朋友直接忽视了验收这一步骤,这是不行的。如果我们的防水工程不经过验收,那么就无法判断防水质量。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些防水验收的知识。
一、防水验收注意事项有哪些
1、防水前的墙面处理: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不得凸凹不平、松动、空鼓、起砂、开裂等缺陷。
2、提前与工长及瓦工师傅交待一定要做闭水试验,尤其是厨房。
3、防水高度:一般要求淋浴区,高180cm以上,非淋浴区30cm以上。
4、一定提前与工长及瓦工师傅交待闭水试验前,必须提前通知我们业主。
5、大家在开始做闭水试验时,2刻钟后到楼下邻居家看一下。
原因是怕真的闭水有问题,有漏的话不至于给邻居带来较大的损失。
二、防水验收标准?
1、防水施工宜用于涂膜防水材料。
2、防水水泥砂浆找平层与基础结合密实,无空鼓,表面平整光洁、无裂缝、起砂,阴阳角做成圆弧形。
3、防水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4、使用施工接茬应顺流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使用两层以上玻纤布上下搭接时应错开幅宽的二分之一。
5、涂膜防水层涂刷均匀,厚度满足产品技术规定的要求,一般厚度不少于1.5mm。
6、基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空鼓、起砂、开裂等缺陷。基层含水率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施工要求。
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250mm。
浴室墙面的防水层的高度不得低于1800mm。
以上就是防水验收的相关知识,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各位朋友做防水验收提供帮助。
一般压力突然升高可能是浆液凝固、管路堵塞或由于浆液逐渐填充缝隙,此时立即停止灌浆。压力稳定上升,但仍在一定压力之内,此时是正常的。
有时出现压力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孔隙被冲开,浆液大量进入缝隙深部所致,此时可持续灌浆。
随着大量浆液进入缝隙,压力会逐渐上升并稳定。压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封缝货管路接头漏浆造成,需及时停止灌浆,进行处理。
有时由于泵压力增大,将浆液压入缝隙深处,使大量浆液流失,这时可调节浆液固结时间,使之缩短凝结时间或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来减少浆液损失。
4)灌浆所用的设备、管路和料桶必须分别标明。
5)灌浆前应准备水泥、水玻璃等快速堵漏材料,以便及时处理漏浆跑浆的情况。
6)每次灌浆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所有设备和管道,灌浆结束后应采用1:2水泥砂浆封闭灌浆孔。
3. 灌浆孔的设计和布孔
灌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
(1)灌浆孔的设计: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空隙相交,并选在漏水量处。
(2)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需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隙小则孔距小。
4. 打孔可视施工条件
采用手工和机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机械打孔并用。
5. 检查灌浆设备和管路运转情况
检查固结浆嘴的强度,疏通裂缝,进一步设定好灌浆参数(如凝胶时间、灌浆压力和配浆量等)。
6. 灌 浆
灌浆是整个化学灌浆的中心环节,须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前有组织的进行分工,固定岗位,尤其需要有专职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
(1)灌浆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在灌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情况下,方可灌浆。
(2)对于垂直缝一般自下而上灌浆,水平缝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头向中间灌浆;对集中漏水应先对漏水量的孔洞进行灌浆。
7. 结束灌浆
在压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继续灌1-2分钟既可结束灌浆,拆卸管路准备清洗。
由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导致建筑结构变形开裂、出现漏水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的修复,可采用国外新型堵漏施工工艺--高压注浆防水修复技术。
高压注浆施工原理:是由高压注浆防水材料通过高压灌注设备高压注入到混凝土裂缝结构延展直至将所有缝隙(包括肉眼难以觉察的)填满,遇水后(注水)伴随交联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二次渗压,高压推力与二次渗压将弹性体压入并充满所有缝隙,达到止漏目的,可以说堵漏材料性能中的一种,
高压注浆施工特点:
1、高度成品化
2、操作简捷;减少施工时间
3、施工不受天气影响;
4、无毒无污染;
5、节约施工成本
1. 确定防水堵漏方案
堵漏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摸清现场施工情况,分析渗漏水的原因,查清漏水部位、裂缝、裂纹或穿孔的宽度、长度、深度和贯穿情况,并了解雨天和晴天的漏水情况,测量漏水的流量与流速等,通过充分调查,正确拟定堵漏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 材料性能特点
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与水即反应,由于水参与了反应,浆液不会被水稀释冲走,这是其他灌浆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浆液在压力作用下,灌入混凝土缝隙或孔洞,同时向缝隙周围渗透,继续渗入混凝土缝隙,终形成网状结构,成为密度小,含水的弹性体,有良好的适应变型能力,止水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