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成品保护
1、 成品保护措施:
(1)施工完毕的防水层,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施工验收,及时进行防水层外的保护。
(2)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勿使工具损伤卷材,勿使重物砸破卷材。
(3)卷材铺贴禁止穿钉掌鞋或带泥砂硬底鞋施工。
(4)对于损坏处的卷材防水,要进行妥善处理并增设附加层。
(5)浇筑砼保护层时,运送砼的小车的铁腿根部必须用橡胶卷材垫好,并要捆扎牢靠。
六、**措施
1、安全管理原则:安全,预防为主,遵守法规,持续改进。
2、严格执行国家及西安市有关安全的法规、管理条例、办法。
3、强化安全法制观念,施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坚持特殊工程持证上岗制度。
4、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先防护,后施工”的规定,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工作服、软底鞋,严禁在没有任何设防的情况下违章作业。
5、施工现场一切用电设施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用电动工具正确按操作标准使用。
6、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设置仓库存放,在存放处持明显警示牌,对于此类材料严格执行限邻料制度。
7、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建立现场明火管理制度。
七、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及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有关施工扰民、噪音控制的规定,确保安全施工、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2、抓精细管理,如一律统一着装,一律禁酒。
3、上班及下班后严禁吸烟、,严禁吵闹打架。
4、生活垃圾应分袋装,严禁乱扔垃圾、杂物,及时清运垃圾,保持生活区的干净、整洁,严禁在工地上燃烧垃圾。
5、保护所有公众财产包括现有道路、现有树木、现有公共设施等免受防水施工引起的损坏。
6、认真做到“工完料净场清”,及时清理现场,保持施工工地整洁。
渗漏原因
结构自防水顾名思义就是依靠混凝土自身的密实度抵抗地下水的侵蚀。
一 但是由于施工原因,混凝土构件自身的缺陷造成渗漏。
1、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地下室渗水;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也是较易发生渗水的位置,其渗水主要原因为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施工缝清理不净,新旧混凝土未能很好结合;钢筋过密,混凝土捣实有困难等;
3、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漏;
4、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产生渗漏的原因有预埋件过密,埋件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碰撞预埋件,使预埋件松动;预埋件铁脚过长,穿透混凝土层,又没按规定焊好止水环;预埋管道自身有裂缝、砂眼等病,地下水通过管壁渗漏等;
5、地下室的后浇带处理不合理产生渗漏;
6、地下室外墙的穿墙螺栓眼位置处理不当造成渗漏。
二 卷材防水施工引起的渗漏
1、地下室底板结构复杂,卷材防水施工时,卷材施工不到位,造成底板漏水;
2、含有地下水的底板,由于降水不到位,混凝土垫层潮湿,造成涂刷的冷底子油不沾,致使防水卷材与垫层无法结合成一体,造成底板渗水;
3、基础为桩基础的,由于桩头防水处理不好,造成底板渗水;
4、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完后,拆模后,还未等混凝土表面干透,就开始做防水,造成卷材与墙体不粘接,致使墙体卷材渗漏;
5、做卷材防水时,卷材搭接不够,阴阳角附加毡做的不规矩,这些部位容易造成破坏,致使漏水;
6、外墙回填土时,防水保护层对卷材造成挤压,致使卷材破坏,造成墙体渗水。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防治措施。
四、质量标准及要求:
1、建立质保体系按责任制进行质量控制:
2、所使用防水卷材资料必须齐全,按有关规定进行有见证取样及试验。
3、防水基层牢固,无松动、起砂现象,基层表面清洁干净。
4、底板、外墙基层表面保证平整,2m以内空隙不大于5mm,每米内不多于一处。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
5、铺贴完毕的防水层必须保证无空鼓,起砂现象,无损伤,搭接长度符合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预拌混凝土要有搅拌站的开盘鉴定、原材及外加剂的试验单和配合比,现场搅拌混凝土开盘前应有原材复试报告及配合比通知单。
7、现场验收预拌混凝土按委托单中的项目认真校对,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按批装订成册,并填好目录,写清结论。
8、基础工程用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混凝土用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由市技术监督局核定的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含有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数据的检测报告,无碱含量数据的检测报告在混凝土施工中禁止在基础工程上使用。
9、混凝土碱含量<3Kg,混凝土方面的具体质量标准及要求详见《混 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0、抗渗砼必须里实外光,不得出现蜂窝、夹渣、冷缝等问题。
防治措施
一 混凝土构件的渗漏
1、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地下室渗水: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准,坍落度过小,长距离运输和自由入模高度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局部钢筋密集或预留洞口的下部混凝土无法进入,振捣不实或漏振,跑模漏浆等。
针对以上情况对混凝土应严格计量,搅拌均匀,长距离运输后要进行二次搅拌。对于自由入模高度过高者,应使用串桶滑槽,浇筑应按施工方案分层进行,振捣密实。
对于钢筋密集处,可调整石子级配,较大的预留洞下,应预留浇筑口。模板应支设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指派专人值班“看模”。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也是较易发生渗水的位置:其渗水主要原因为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施工缝清理不净,新旧混凝土未能很好结合;钢筋过密,混凝土捣实有困难等。
防止施工缝部位渗水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施工缝应按规定位置留设,墙面水平施工缝加止水条的形式防止渗水,防水薄弱部位及底板上不应留设施工缝,墙板上如必须留设垂直施工缝时,应与变形缝相一致。
其次施工缝的留设、清理及新旧混凝土的接浆等应有统一部署,由专人认真细致地做好。
还有设计人员在确定钢筋布置位置和墙体厚度时,应考虑方便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如发现施工缝渗水,可采用防水堵漏技术进行修补。
3、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漏: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可由于干缩、温度、水泥用量过大或水泥安定性不好等因素引起。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必须经过检测,杜绝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产品,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对于地下室底板等厚大体积的混凝土,应遵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温度差。